18年開年,格力電器(格力中央空調)僅僅用9個交易股票日大幅上漲22%,同期美的集團只上漲10%,本欄過去半年一直重倉持有格力電器,但股價一直被美的集團吊打,例如:從去年9月12日到12月31日,美的上漲35%,格力電器只上漲18%,論業績,格力高于美的,16、17和18年一致預期美的為2.29、2.7、3.25,格力為2.56、3.5、4.2元,明顯都是格力高12%--29%左右,但12月25日,美的最高為58.35元,同期格力最高價只有46元,最多時美的價格高于格力近12元多,高出26%。
以上都是市場的自由交易行為,3000多億市值,也不會有什么資金去操縱股價,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
資金面,那段時間,深港通北上資金偏愛美的,所以強,而12月8日開始最近的一個月,北上資金凈買入格力30億元左右,遠高于美的的數據,這是今年格力強的一個原因。
之前市場特別看好美的收購的庫卡機器人,但有別于市場認識:我認為利潤要大增,技術上要有大的突破,這個很難,歐美的人力成本遠高于國內。
之前壓制格力上漲的一個原因是擔心董明珠的留任問題,我一直認為,國家去年下半年發了一個高度重視企業家精神的文件,特別是創始人,董明珠今年64歲換屆,再任一屆的可能性很大,最近鳳凰衛視播出相關消息,說再任一屆問題不大,是大概率的。以前持有格力的基金經理就否決了格力集團提出的股份公司的高管人選,因為格力集團只持有18.36%的股份。
對格力中央空調合理估值應該落在那一個區間,這個才是最關鍵的!
一個股票,多少價格才是合理估值,這個問題太重要了,也是分歧最多的地方。
首先我們要用國際眼光,對標和格力最象的日本大金空調。
大金90%的營收是空調,2016年營收為1226億人民幣,格力1103億,但2017年格力可能達到1400億,高于大金,其中空調占比83%。
凈資產收益率格力30%,遠高于大金的13%。
凈利增長率,格力2017估計35%,遠高于大金。2018年預期也有20%,19年預期16%。
華飛金順根據以上三組數據表明,格力的凈資產收益率和增長率遠好于大金,所以估值應該比大金高!大金近幾年的靜態和動態市盈率為20-25倍,格力現在如按2017年一致預期的3.5元計算,15倍,按2018的4.2計算,12.6倍,如果給20倍估值,格力價格70--84元是合理估值區間,以前家電股估值20倍是難以想象的,是歷史原因造成的,但現在美的已超過20倍,61/2.7=22.6倍,業績為王,消費股主要以現在+未來二年到幾年的業績做估值。
如果格力炒到有點泡沫時,也就是25倍PE,大金估值的較高位,這時格力的價格區間為87--107元,相對現在53元還有巨大上漲空間,當然到時組合肯定會大賣出。